
这事儿得从2008年说起,那一年,世界在爱尔兰开了个大party,上百个国家代表坐在一起,觥筹交错间签下了一份《集束弹药公约》。场面那叫一个和谐,大有“天下大同,铸剑为犁”的意思。可就在这片和平的交响乐中,有几个大块头,偏偏就坐在那儿,不动笔,不签字,其中就有咱中国。当时,外媒的聚光灯“唰”一下就打过来了,话筒恨不得怼到脸上:“中国,你为什么不签字?你是不是不爱和平了?”
这问题问得,就好像你问一个刚从泥潭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人,为什么不立刻换上白西装去参加晚宴。答案很简单:不是不想,是不能。
要搞明白这背后的弯弯绕,我们得先搞清楚这“集束弹药”到底是个什么神仙玩意儿。你可别被这名字给骗了,听着像一捆手榴弹那么朴实无华。实际上,这东西就是个披着寻常外衣的“死神快递”。它不是一颗炸弹,而是一个妈,肚子里怀着几十上百个,甚至几百个“娃”。当它被飞机或者大炮送到目标上空时,母弹“咔嚓”一声打开,肚子里的“娃”们——也就是子弹药——就跟天女散花一样,劈头盖脸地砸下来,覆盖面积能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。
这招“面”对“面”的打法,对付散兵坑或者装甲集群,简直是降维打击。更绝的是,这些“娃”还能换“皮肤包”。今天想打坦克,就装上反装甲弹头;明天要清步兵,就换成钢珠杀伤弹。想当年,德国人在二战时期就捣鼓出了这玩意的雏形,后来美苏两个老大哥在冷战的棋盘上把它玩出了花。一架飞机,一次投弹,就能让一个装甲连瞬间瘫痪。效率,是真高。
那问题来了,这么高效的武器,为啥大家喊打喊杀要销毁它?
因为这玩意儿最缺德的地方,不是它爆炸的时候有多猛,而是它不炸的时候有多阴。由于子弹药数量太多,投放环境又复杂,总有那么一部分会因为各种原因变成“睡美人”,也就是未爆弹。这个比例高得吓人,有的说10%,有的统计甚至到40%。一百个“娃”撒下去,可能就有几十个扎进土里,变成了潜伏几十年的地雷。
老挝就是那个被“睡美人”诅咒最深的国家。越战期间,美军为了切断补给线,往老挝扔了差不多2.7亿枚集束子弹药,算下来,平均每8分钟就有一架载着这玩意儿的飞机从老挝上空飞过。战争结束几十年了,老挝的土地里还埋着超过八千万颗“定时炸弹”。当地的农民耕地,孩子玩耍,一不小心就可能“中奖”,非死即伤。那不是新闻数字,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泪。战争的硝烟早就散了,但死神留下的种子,还在不断发芽。
看到这儿,你是不是也觉得,这玩意儿太不人道了,必须禁!必须销毁!
别急,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,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。我们回到2008年的那个会场。签了字的一百多个国家里,绝大部分要么自己本来就没多少这玩意儿,要么就是军事实力压根不需要它。真正的牌桌上的玩家,美国、俄罗斯,还有我们,谁都没签。这就有点意思了,对吧?这就好比一群没钱的人联合声明,要求全球富豪把家产都捐了,你觉得富豪们会怎么想?
美国人的理由很直接:这东西对我们大兵有用,我们不能放弃。他们甚至还向乌克兰提供了集束炮弹,并拍着胸脯保证“哑弹率”低于1.2%。这话一出,专家们都笑了。实验室数据跟泥泞的战场能是一回事吗?而俄罗斯呢,态度就更拧巴,一边指责别人用,一边自己在战场上也丢得不亦乐乎。
你看,这就是现实。国际政治不是请客吃饭,不是做文章,不是绘画绣花。它是一场残酷的博弈。中国不签字,不是我们冷血,更不是我们好战。恰恰相反,是因为我们比谁都清楚,和平从来不是靠一纸空文就能换来的。
咱家底子薄,这项技术掌握得比美俄晚了几十年,库存跟他们比就是个零头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承诺过,这些武器是防御性的,是看家护院的,我们从未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使用过它,也从未出口过一枚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别人家的枪都还锃亮地擦着,我们却自废武功,把自己的防卫手段给扔了,那不是爱好和平,那是天真。那不是负责任,那是把自己放在砧板上,等着别人来切。
更有意思的是,那个公约本身就有漏洞。比如某些带自毁装置的“改良版”集束弹药,就不在禁止之列。这就导致一些签了字的国家,表面上道貌岸然,背地里却在偷偷研发和储备新型号。这叫什么?这就叫又当又立。
所以,中国的态度很明确:我不跟你玩这套虚的。我关心人道主义灾难,比谁都关心。证据?从1998年开始,中国向40多个国家提供了人道主义扫雷援助,派出的排雷兵在柬埔寨、在老挝,那些真正被集束弹药伤害的土地上,一寸一寸地排查危险。我们用行动去弥补历史的伤痕,而不是在文件上签个漂亮的名字。
如果有一天,桌上的所有玩家,尤其是美俄这两位,都真心实意地同意大家一起把这玩意儿扔进炼钢炉,中国绝对二话不说,第一个跟上。但在那之前,对不起,我们必须保留自卫的权利。这不是蛮横,这是对国家安全最清醒的认知。
说到底,真正恐怖的从来不是武器本身,而是滥用武器的野心,以及那些一边高喊“你要放下武器”,一边却把自己手里的刀握得更紧的国家。真正的和平,从来不是靠谁先把刀放下,而是靠大家心照不宣地把刀都收起来。在那之前,谁都不会当那个赤手空拳的天真派。
配资网站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