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鞋摩擦地板的刺响还回荡在球馆,记分牌定格在81:77的瞬间,朱正一把扯下发带,汗珠顺着少年人锋利的眉骨滚落。这个17岁的青岛小伙咧着嘴冲向队友,后槽牙都在发亮——好家伙,可算把喀麦隆这群黑旋风给拿下了!
更衣室里手机叮咚乱响,全是国内兄弟发来的土味表情包。朱正瘫在长椅上揉着膝盖,队医刚给缠上的绷带还渗着血丝。"疼不?"记者把话筒怼过来,他呲牙一笑:"跟蚂蚁咬似的!您瞧最后那俩罚球,哥们手稳得跟秤砣一样。"这话把旁边喝水的王浩然呛得直咳嗽,这小子立马蹿起来给队友拍背,活像只撒欢的哈士奇。
要说这届世青赛可真是跌宕起伏。小组赛碰美国队那场,朱正让对面两米多的中锋撞得飞出去三米远,爬起来第一句话居然是问教练:"刚那球传得够骚吧?"场边翻译差点没憋住笑。其实他右腿韧带早拉伤了,每天训练前得缠三层肌效贴,上场前偷偷吞两片止疼药。"咱中国爷们儿流血不流泪嘛!"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特别有说服力,毕竟最后生死时刻,正是他鬼魅般的突破分球,助攻杨瀚森完成那记锁定胜局的暴扣。
赛后发布会成了大型相声现场。记者问他美国高中和国青队有啥不同,这活宝突然切换成播音腔:"在美利坚打球像吃汉堡,管饱但缺滋味;为国效力好比妈妈包的韭菜饺子,香得人想哭。"突然又压低声音:"其实最想青岛啤酒配烧烤..."台下顿时笑倒一片。有女记者追问他赛后计划,这货眼睛唰地亮了:"可得好好逛逛!前九个月训练苦得跟驴似的,现在就想找个海滩躺平——当然得带着我这帮过命的兄弟。"说着突然搂住旁边赵维伦的肩膀,吓得人家手里的矿泉水瓶都捏扁了。
最绝的是采访尾声,朱正突然对着镜头来了段字正腔圆的告白:"俺爱恁!俺爱中国!"这口音切换比他的变向突破还溜。其实这孩子在洛杉矶读书三年,英语说得比中文还顺,但每次国歌响起都站得跟青松似的。有次队内训练赛,他因为队友没唱国歌当场急眼:"在这片球场,咱首先是中国爷们!"
技术统计表上那些数字挺唬人——场均4.7次助攻排赛会第五,三分命中率38%比某些NBA球星还高。但真正让教练组眼前一亮的,是这小子身上那股混不吝的劲儿。打西班牙那场被裁判连吹三个体毛哨,他反倒笑着跟裁判比划:"您这哨子该换电池了吧?"转头就在对方头上干拔命中超远三分。这种大心脏属性,正是眼下中国男篮最缺的宝贝疙瘩。
现在男篮后卫线就跟老式收音机似的,时灵时不灵。郭艾伦们岁数上来了,年轻一代又缺个能控场的。朱正这种美式培养的控卫,既有街球手的创造力,又带着中国球员特有的纪律性。您瞧他给杨瀚森传的那个击地妙传,球速快得摄像机都追不上,落点却温柔得像递情书。难怪网友都管他叫"人间遥控器",指哪打哪不带含糊的。
回酒店的大巴上,这小子终于露出疲态,脑袋一点一点地往玻璃窗上磕。队友偷拍他睡相发抖音,配文"国青第一睡神"。结果半夜两点,球迷发现这货居然在直播间跟网友连麦侃大山:"今天那记欧洲步咋样?跟哈登偷学的!"屏幕里的少年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,哪像刚打完生死战的样儿。
篮协领导私下说,这届国青最大的收获不是第十三名的成绩,而是发现了朱正这块璞玉。想想也是,当这个左手缠着绷带,右手比着爱心的大男孩在更衣室带头唱起《歌唱祖国》时,谁都能看见中国篮球未来的光。就像他总爱说的那句:"怕啥?干就完了!"这话糙理不糙,中国男篮要的就是这股子虎劲儿。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
配资网站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